霸王别姬三大未解之谜:虞姬真是自杀而死?

霸王别姬是中国传统京剧曲目中相当重要的一篇戏曲 。曾经一部电影《霸王别姬》用疯魔的态度让观众们感同身受、潸然泪下 。那么霸王和虞姬这件故事到的是怎样的呢?《史记》中的记载的真实性如何呢?
有没有虞姬这个人?
虞姬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后人也因此根据项羽所作的《垓下歌》推断出她在楚营内自刎,由此流传了一段关于“霸王别姬”的佳话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虞姬这个人?史书中对虞姬的记载的较少,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在《史记·项羽本纪》里记载道:“有美人名虞 。”因此后来就出现了两种说法:一是有人推测“虞”是美人的名;二则“虞”是美人的姓,《辞源》备有此说.而“虞姬”则是后人对其的称呼,
霸王别姬三大未解之谜:虞姬真是自杀而死?
网络配图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虞姬的描述其实非常简单霸王别姬最早,甚至都没有记录她的名字,只是说她是一个姓虞的美人:“有美人名虞” 。到了唐代的《括地志》一书中才出现“虞姬”这个名字,但“虞姬”的意思,也并非是“姓虞名姬” 。“姬”在古代只是女人的一种代称,很多人把它理解成是姓虞名姬霸王别姬最早,实在是一种误读 。
在京剧里,虞姬自刎而死,让人不胜浩叹,那么,历史上的虞姬真的自杀了吗?应该是没有 。历史上最早记载“霸王别姬”这段故事的,应该是陆贾的《楚汉春秋》,但这本书在南宋之后就失传了 。现在能看到的对霸王别姬故事记述最早的史书就是《史记》了 。
《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这段文字,很可能是司马迁从陆贾的《楚汉春秋》中转述过来的,因为《汉书》的作者班固曾在《司马迁传》中说:“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 。”国学大师王利器先生也曾说:“盖司马迁撰《史记》据《楚汉春秋》,故其言秦、汉事尤详 。”也就是说,司马迁写《史记》时,参考过《楚汉春秋》 。
霸王别姬三大未解之谜:虞姬真是自杀而死?
网络配图
司马迁为何没写虞姬自刎?
需要注意的是,《史记》中司马迁并没有写虞姬自杀身亡 。司马迁为什么没有写?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陆贾在《楚汉春秋》中也没有写虞姬自刎一事;二是《楚汉春秋》中记述了虞姬自杀身亡的事,但司马迁认为有违历史的真实,所以没有采用 。前一种可能性大,也就是说,陆贾在作《楚汉春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写虞姬自杀身亡的事 。陆贾约生于公元前240年,约卒于公元前170年,他生活的年代离那段历史比司马迁更近 。所以,如果他没有这么写,那么只能有一个推断,即虞姬并没有自杀 。
《垓下歌》“和歌”存争议
在《史记》中,司马迁只记载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唱完之后,虞姬也和了一首,内容是什么?司马迁没记,但唐朝有个叫张守节的人记了,他在《史记正义》一书中从《楚汉春秋》中引录了这首和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这首“和歌”的真伪,也存在着争议,有人认为“和歌”是后人的伪作,一是不符合秦汉时期诗歌的风格,二是如果《楚汉春秋》中真有这首“和歌”的话,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为什么没引用呢?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