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高中教育的典范

文/Hans
编辑/Stella
前言
中国进入“十四五”建设时期以来 , 在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双减”、新版《民促法实施条例》等政策的出台 , 进一步限制了义务教育学校的自由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 , 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把目光聚集到高中的发展上 , 引发了一轮又一轮关于高中教育实践、教育改革和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 。
近二十年来 , 芬兰教育体制以一种“成功”的形式面向全世界 , 备受追捧和关注 。但想要真正理解芬兰教育的成就 , 除了要知其外在形式 , 即教育体制和实践 , 还要关注其改革背后独特的社会情境 , 结合芬兰当时的社会情况和国际发展背景 , 分析芬兰教育发展、改革和成功的因素 。

芬兰:高中教育的典范

文章插图
芬兰当地的一所学校;图源:Wikipedia
新学说追溯芬兰教育的历史发现 , 芬兰教育并非始终位于世界前列 。芬兰高中教育体制的改革始于20世纪60年代 , 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实践 , 到了90年代 , 芬兰才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芬兰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芬兰模式” 。
一、推出“无班级授课制”
20世纪60年代 , 芬兰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下属的国际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IEA) 。该组织通过追踪不同国家学生学业表现的结果 , 发现芬兰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教育表现平平 , 直到1991年才显现出转机 。
【芬兰:高中教育的典范】1999年1月1日 , 芬兰颁布《芬兰高中教育法案》 , 明确规定 , 所有芬兰高中都应采纳“无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 。自此 , 以“无班级授课制”为核心、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主动学习能力的芬兰高中教育改革体制正式在芬兰全国范围内推广 。
“无班级授课制” , 顾名思义就是学校不再将学生按照班级划分或分配固定的教室 , 不同年级的学生可能会因为选择同一门课而进入到同一个教室一起学习 。此外 , 该制度还提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 , 自主制定学习计划 , 自由选择不同学段的课程和喜欢的教师 , 从而使学习成为一种主动自觉的行为 。
01、实行弹性学制和学段制
在推行“无班级授课制”之后 , 芬兰高中由过去固定的3年学制改为有弹性的2-4年学制 。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计划以及进展、兴趣等实际情况 , 在保证能完成学校规定毕业所修学分的基础上 , 自由决定用2年、3年或4年完成高中教育 。
新学说认为 , 弹性学制充分照顾了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和安排学习进度 。此外 , 弹性学制也让学生在选择学习之外的兴趣课程时有了更大的自主性 。
除了实行弹性学制外 , 芬兰高中的每一个学年也不再分为固定的上、下两个学期(semester) , 而是分为5-6个学段(period) , 每个学段集中开设5-6门课程 。据新学说了解 , 每个学段的长度一般为6-7周 , 其中最后一周为考试周 ,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几门课程进行考试 。这使得课程内容相对集中 , 既有利于教师在较短时间内将某一课程讲解透彻 , 也便于学生的掌握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