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有没可燃冰

根据中国海洋地质工作者初步探明,中国南海北部陆坡的可燃冰资源量达185亿吨油当量,相当于南海深水勘探已探明的油气地质储备的6倍 。中国科学家最近在南海东沙群岛西南部海域新发现了潜在的可燃冰发育区,有可能成为中国未来可燃冰开采的首选区 。目前全球蕴藏的煤和油气等资源仅够人类今后数十年之用,许多人认为,可燃冰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
可像酒精块一样燃烧污染很小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俗称 。它是甲烷类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下形成的的透明结晶,多呈白色或浅灰色 。因外貌类似冰雪,可以像酒精块或蜡烛一样燃烧,故人们称它为“可燃{TodayHot}冰” 。
可燃冰的结构很奇特,在1个可燃冰气体分子周围,包围着6个水分子,只要把水去掉,就是一种理想的燃料 。它的热值很高,据专家介绍,1立方米“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 。
可燃冰像常规天然气一样,完全燃烧后只剩下二氧化碳和水,几乎不留下任何污染,是一种绿色能源 。
目前,国际科技界公认的全球“可燃冰”总能量,是所有煤、石油、天然气总和的2~3倍 。
低温高压下才能形成可燃冰
有天然气的地方不一定都有可燃冰,形成可燃冰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温度要低 。海底的温度为2℃至4℃,才适合“可燃冰”的形成,高于20℃就分解 。
二是压力要足够大 。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形成可燃冰 。海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大1个大气压,因此海深300米就可达到30个大气压,越深压力越大,可燃冰就越稳定 。三是要有甲烷气源 。海洋生物和微生物死后,尸沉海底,经过细菌分解后成甲烷、乙烷等可燃气体 。
按上述条件,形成“可燃冰”的区域一个是高纬度的冻土层 。如美国的阿拉斯加、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都已有发现,而且俄国已开采近20年 。另一个是海底大陆架斜坡 。如美国和日本的近海海域,加勒比海沿岸及中国{HotTag}南海和东海海底均有储藏,估计中国黄海海域和青藏高原的冻土带也有储藏 。
各国还没找到成熟的开采方法
尽管“可燃冰”储量很丰富,但由于“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 。
有关专家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20倍 。
而可燃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 。这种气体进入大气,无疑增加温室效应 。再来,陆缘海边的可燃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一旦出了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啸、海底滑坡、海水毒化等灾害 。由此可见,可燃冰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对其开发运用要非常小心 。
目前,国际上对可燃冰的开采仍处于研究试验阶段,科学家还没有找到非常成熟的开采技术 。有人说:“谁掌握可燃冰的开采技术,谁就可以执21世纪世界能源之牛耳 。”
各国可燃冰研究开发现状
【中国南海有没可燃冰】迄今,世界上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进行可燃冰的研究与调查勘探 。
1960年,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发现了第一个可燃冰气藏,并于1969年投入开发,采气14年,总采气50 。17亿立方米 。
美国于1969年开始实施可燃冰调查 。1998年,美国把可燃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能源列入国家级长远计划,计划到2015年进行商业性试开采 。
日本关注可燃冰是在1992年,目前,已基本完成周边海域的可燃冰调查与评价,钻探了7口探井,圈定了12块矿集区,并成功取得可燃冰样本 。日本计划在2010年进行商业性试开采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