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陆务观》全文及赏析

《寄陆务观》全文及赏析
杨万里是宋朝非常著名的诗人,他和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写过很多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这类诗词的感情十分强烈,往往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欣赏的古诗,名叫《寄陆务观》 。这首诗非常值得一读,内容可分析的地方很多,希望大家这次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

《寄陆务观》全文及赏析

文章插图
《寄陆务观》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 。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 。
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 。
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
【《寄陆务观》全文及赏析】
《寄陆务观》全文及赏析

文章插图
作品赏析诗人曾与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起在朝堂共事,彼此之间不仅是诗友和知己,而且对一些国事的看法和主张,也非常接近 。但是由于不断遭到排挤,他们的仕途都是起伏跌宕,特别是放翁,更感到郁郁不得志 。诗人虽然也有同感,却写诗安慰对方 。
宋宁宗庆元年间,他们都因触犯权贵,而被贬回到故园 。当时放翁70岁,故乡在浙江绍兴;老杨也有68岁,家乡在江西吉水 。彼此相隔遥远,即使非常想念,也不能轻易会面 。
作者开篇就抒写了自己的感慨,“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 。”诗人免官,在家赋闲,偶尔照照镜子,发现自己已两鬓斑白,于是顿生愁情 。这些年他为国事操劳,心中常有说不出的烦恼,如今归隐田园,倒也自在逍遥 。
接下来就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之情,“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 。” 京城一别,风风雨雨,不知不觉,已虚度了六个春秋 。彼此之间因为疏于联系,可能连对方的模样都记不清了 。
相隔千里、重聚无期,月明之夜、倍增思念 。作者用“花落”二字,展现了时光匆匆,容颜易老;而“两相思”,也传达出诗人与放翁的关系非同一般,所以诗人知道对方也一定在挂念着自己 。月亮是表达思念的意象,诗人相信,陆游若读到这首诗,一定也会触景生情 。
颈联转而采用典故,对放翁进行劝慰,“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 。”这一联是流水对,上下文联系紧密 。老杨委婉地说,我们和李杜一样,不该当了诗人,还去羡慕别人 。虽然无法在朝中担任栋梁之才,也应知足了 。
《寄陆务观》全文及赏析

文章插图
夔,是上古时代的乐官;龙,是纳言官 。杜甫曾有,会送蘷龙集风池,作者化用前人的句子,泛指在朝任职之人 。风池,这里也引申为朝堂 。诗人自比巨鲸,更媲美李杜,可见其非常自信 。
诗人为了说服对方,最后又搬出了晚唐才子杜牧,“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樊川是杜牧的别号,他曾给朋友张祜写过一首诗,其中一句说,千首诗轻万户侯 。作者赞美晚唐才子淡泊名利,不拘形迹,值得他和放翁效仿 。
诗人居轩冕之中,也有山林之气;处林泉之下,不忘廊庙经纶 。也正如范仲淹所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方可襟怀恬淡 。
杨万里的这首七律通俗易懂,却含蕴深远 。诗人虽然遭受了很多挫折,却没有陷入迷茫,反而劝说处于同样困境的好友 。他坚信自己的才华,虽然暂时被冷落和排挤,但后世不会忘记他们的贡献 。
陆游读完老杨的诗作,非常感激,更赞美最后两句充满了言外之意 。作者通过赞美杜牧“犹将万户比千诗”,委婉地传达出自己傲视王侯的崇高品质 。正可谓,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 。诗人懂得苦中作乐,非常值得后世学习!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