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乞巧望月放河灯 一个浪漫与神秘的节日丨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李雨心
“天阶夜色凉如水 , 卧看牵牛织女星 。”耳畔刮过的风还带着闷热的气息 , 就在盛夏之中 , 七夕节已经如约而至 。七夕过后不久 , 就即将迎来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了 。
七夕 , 一个极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在如今人们的印象中 , 这个节日总与爱情有关 , 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情感的向往 。但在古代 , 这一节日也以乞巧、祈福为主题 , 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
月下乞巧、投针验巧、喜蛛应巧……倘若穿越到数百年前 , 就能看到在七夕之夜 , 天空中繁星点点之时 , 闺阁中的少女们在月光下摆好香案、花果 , 围在桌前点燃香蜡 , 默默许下自己埋藏心田里、想要向织女诉说的祝辞;抑或在装满清水的碗中 , 小心翼翼地投下一根银针 。“这个习俗流传千年 , 昔日的少女们可谓无师自通 , 靠姐姐们言传身教 , 传递而来经久不衰 。”民俗专家刘孝昌这样说到 。

七夕·乞巧望月放河灯 一个浪漫与神秘的节日丨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

文章插图
影视剧中的七夕节
七夕·乞巧望月放河灯 一个浪漫与神秘的节日丨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

文章插图
月下乞巧
向织女乞求巧手
“乞巧节 , 可以说是传统节日中极富有浪漫与神秘色彩的节日 。”相比较当下大街小巷里商家打出的“七夕”宣传语 , 刘孝昌更愿意将农历七月七日这个节日 , 称为“乞巧节” 。因为 , 这个节日不仅包含了牛郎织女美丽的传说 , 更寄托着劳动女性的美好愿望 , 所以也被称为“乞巧节”“女儿节”等 。而“乞巧” , 指的是“乞求技艺、智慧之巧” 。
“乞巧节的神秘之处 , 在于能够参与该节日的时间、参加者是特定的 。”刘孝昌说到 , 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女子们专属节日 。女孩子们在农历七月七的夜晚 , 除了向织女乞求巧手之外 , 更乞求婚姻巧配 。
七夕·乞巧望月放河灯 一个浪漫与神秘的节日丨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

文章插图
影视剧中的七夕节
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数千年来 , 乞巧的方式也发展出了多种选择 。其中 , 投针验巧应该是人们比较熟知的方式 , 在不少影视剧中也对这一习俗进行了演绎 。
“在七夕之夜 , 女娃子们往往要拿上一个干净的大碗 , 在正午12点 , 满满地舀碗水放在庭院小茶桌当中 , 让太阳光把碗中水晒熟 。到了晚上 , 把已经晒了大半天的那碗水请到小桌正中 , 再依次把平日做女红所用的绣花针 , 轻轻地放在碗中水面上 。”神奇的是 , 那一根根闪着冷光的铁针 , 居然真的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此时 , 在烛光与月光照射映衬之下 , 碗底会出现一朵花瓣或奇特花纹 , 不停变换 。“这时少女们喜悦欢笑 , 相互夸奖对方心灵手巧 。”
在古籍《帝京景物略》之中 , 还记载到 , 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 , 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 , 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 , 此拙征矣” 。意思是水底下出现的针影 , 若是呈各种形状 , 便是“得巧”;若是笔直的一条 , 即是“乞巧”失败 。
七夕·乞巧望月放河灯 一个浪漫与神秘的节日丨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