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珍:中国女科学家,4次申请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后成美国院士

李爱珍:中国女科学家,4次申请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后成美国院士

文章图片

李爱珍:中国女科学家,4次申请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后成美国院士

文章图片

李爱珍:中国女科学家,4次申请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后成美国院士

文章图片



人才是国家发展与创新的关键 , 像钱学森院士、邓稼先院士等人都将自己的终生奉献给考研事业 , 李时珍将他们视为榜样 , 终生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而努力 , 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 无私付出 , 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 , 终于让我国在前沿的科学研究领域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 并完成从有到强的飞跃 。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努力奋斗 , 无私奉献的女科学家 , 4次申请中科院院士被拒 , 最后成为了美国院士 。
一、一心为国李爱珍自幼学习成绩非常优异 , 1954年 , 李爱珍如愿考入了复旦大学 , 李爱珍就读复旦大学化学系 , 在复旦大学毕业以后 , 1958年李爱珍因成绩优异 , 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的上海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 , 进行半导体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1980年 , 李爱珍被派往美国学习先进的理论 , 其实在是否选择李爱珍方面 , 组织上犹豫过 , 当李爱珍的名字出现在名单上的时候 , 众人议论纷纷 , 李爱珍的父母是华侨 , 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 , 华侨的身份还是比较受影响的 , 很多人担心李爱珍在美国学习以后 , 就留在了美国 , 浪费一个名额 。
但李爱珍的成绩实在是太优异了组织上看到了李爱珍对国家的热爱 , 力排众议允许李爱珍出国 。
当时美国禁止将分子束外延设备出口给我国 , 李爱珍此行需要在先进技术上进行研究 , 弥补我国科研方面的空白 。 李爱珍本身对半导体研究有着很深的兴趣 , 到达美国之后 , 李爱珍意识到自己之前在研究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 利用有限的时间努力填补空白 。
自美国回国之后 , 李爱珍在国内建立了半导体研究实验室 , 在半导体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 , 其研究达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准 。 她本人也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二十多项 。

李爱珍本人也非常高兴 , 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 是李爱珍的毕生追求 , 在研究半导体的几十年内 , 李爱珍没有给自己的放过一天假 。 她的学生曾说:“很多研究人员是勤奋 , 她是拼命 , 而且是几十年如一日地拼命 。 有个大年初一我打电话给李老师拜年 , 结果家里没人 , 打到实验室才找到她 。 ”
她知道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在科研方面有很大的差距 , 虽然自己不能帮助国家在其他方面有所发展 , 但是在自己的领域 , 李爱珍还是希望能够促进国家的发展 。
在别人看来 , 李爱珍的生活枯燥乏味 , 然而子非鱼 , 安知鱼之乐 , 李爱珍非常享受科研中的快乐 , 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 她毕生只有两个目标 , 一个是通过自己努力 , 填补中国科研空白 , 一个是能够成为两院院士 。

二、四度申请中科院被拒1995年 , 李爱珍曾申请过中科院院士 , 结果差强人意 , 初审落选 , 中科院院士的选拔规则极其苛刻 , 60岁以下的申请人需要由2位院士推荐即可 , 而60岁以上的人 , 则需要由6位院士联名推荐 。
第一次申请中科院院士的时候 , 李爱珍已经62岁 , 按照中科院的规定需要由6位院士联名推荐才可以 , 但是当时众院士对于李爱珍并不是非常熟悉 , 因此只有郭景坤一人推荐了她 , 不幸落选 。
李爱珍并没有放弃进入到中科院 , 她认为自己之后还有机会 , 但是令李爱珍院士没有想到的是在2001年、2003年申请中科院院士仍然被拒 , 每年申请中科院院士的人员数不胜数 , 每年中科院院士选拔的名额数量并不多 , 只有为中国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 才能够成为中科院院士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