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9日-1999年12月9日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是清代签订的一个平等的条约 , 它的影响是深远的 ,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确保了中俄边境的安宁 。 尽管康熙皇帝在这个条约的签订过程中作出了一些让步 , 甚至还将本属中国的领土让出一部分 。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 也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 本文就中俄边境关系 , 来具体说一说《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始末 。

1999年12月9日-1999年12月9日尼布楚条约

文章插图
?俄国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长期以来 , 俄国的疆界在乌拉山以西 , 与中国并不接壤 , 16世纪下半叶(明嘉靖、隆庆时期)俄国军队在经历了一系列军事征服后 , 越过乌拉山 , 进抵叶尼塞河 。 17世纪初 , 其势力已抵达鄂霍次克海 , 囊括西伯利亚 。 至清军入关前夕 , 其远征军穿越外兴安岭 , 南下黑龙江流域 , 窜入满族的发祥地 。 伴随着俄国远征军的军事扩张 , 清、俄之间的军事冲突愈演愈烈 。
俄国远征军利用康熙初年最高权力更迭无暇北顾之机 , 不仅盘踞着黑龙江上游的尼布楚城、中游的雅克萨城 , 且构筑工事 , 建立殖民据点 , 屡屡向下游进犯 。 三藩之乱期间 , 俄远征军沿黑龙江支流分路推进:
康熙十五年(1676年)在古里河上设侵略据点;
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精奇里江上游建结雅斯克堡;
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西林穆丹河畔建西林穆宾斯克据点 , 在精奇里江口建多伦禅据点;
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额尔古纳河附近建额尔古纳堡 。
在此期间 , 俄国顺黑龙江而下 , 陆续在黑龙江下游构筑杜古吉根斯克、乌第斯克、图古尔斯克、聂米伦斯克等军事据点 。 清廷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边界冲突的尝试 , 并未得到俄国当权者的响应 。 平定三藩后 , 康熙帝于二十一年(1682年)出关巡边 , 由盛京北上 , 抵吉林乌喇(今吉林市) 。 在侦察和了解了俄军的部署后 , 康熙帝认为只有夺回雅克萨 , 才可能使俄国接受和谈的建议 。

1999年12月9日-1999年12月9日尼布楚条约

文章插图
?两次雅克萨战争从康熙二十二年起 , 清廷即着手准备对沙俄入侵者予以反击 , 开辟出一条从沈阳到瑷珲城的水上运输线 , 经辽河、松花江、黑龙江把征集的一万二千石粮食(可供三年之用)运往前线 。 同时 , 又设立了从吉林到瑷珲的一千三百四十里的驿路 , 设十九个驿站 。
第一次雅克萨战争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正式打响 , 该年一月 , 康熙帝派都统彭春赴黑龙江 , 会商用兵事宜 。 与此同时 , 康熙帝致函俄国沙皇 , 要求俄国军队从雅克萨撤兵 , “以雅库等地为居住界 , 朕即令征讨之大兵停止前进 , 如此则边界地方可得安宁 , 而无侵扰之忧 , 互相贸易遣使 , 和睦相处 。 ”
由于俄方拒不响应清廷所提出的“毋复入内地构乱”、“彼此晏楚”的建议 , 清军于五月二十三日进抵雅克萨 , 包围该城 。 然后从水、陆两路发起进攻 , 且将顺黑龙江而下企图开进雅克萨的一支俄军歼灭 。 二十四日晚 , 清军大炮运抵城下 , 龟缩在雅克萨城的俄军首领托尔布津在炮火的猛烈攻击下 , 于二十五日挂出白旗乞降 , 清军收复雅克萨城 。
按照康熙帝的指示 , 清军在占领雅克萨城后 , 释放了在城内的侵略者及其家属七百余人 , 且允许他们携带武器、财产出城 。 随后 , 清军拆除了雅克萨城的工事 , 撤回瑷珲 。

1999年12月9日-1999年12月9日尼布楚条约

文章插图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正月 , 俄军再次侵占雅克萨 , 康熙帝传谕议政王大臣会同彭春、郎谈等拟定进兵事宜 。 二月初十 , 清廷令将新炮、火药、炮弹等送往黑龙江军前;二月十三日传谕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等“速修战舰 , 统领乌喇、宁古塔兵驰赴黑龙江城 。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