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是一蹴而就,好的作品需要慢慢打磨,细细雕琢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好的作品需要慢慢打磨,细细雕琢

文章图片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好的作品需要慢慢打磨,细细雕琢

我给一本杂志投稿9次 , 没有一篇被采用 。 我站在落地窗前 , 看着外面世界的璀璨灯光 , 黯然神伤 。 我感觉自己应该在写作的道路上就此打住 , 或许是因为我缺乏天赋 , 或许是因为我写得真的很糟糕 。 总之 , 无论何种原因 , 我的文章就是没有被刊登 。 我不应该让自己在这条道路上跌跌撞撞 , 反复流血 , 而应该去寻找一扇有光亮的窗户 。
但我还是不肯就此罢休 。 有一天 , 我看见那个栏目刊登了一篇编辑自己撰写的文章 , 于是发信息问他:“你为什么对自己和对投稿者实行双重标准呢?你对投稿者那么苛刻 , 自己写作却很放纵 。 ”我以为他会很生气 , 没想到 , 他回复我:“你写成这样也行 。 ”我用那9篇失败投稿中的两篇改写出一个新的故事 , 然后 , 这个故事被刊登了 。



美国作家科伦·麦凯恩说:“伟大的编辑是珍贵的 。 你要给他们空间 , 要给他们时间 , 要倾听他们 , 在他们的意见面前你必须保持谦逊 。 就这么简单 , 你得尊重他们 。 你并不需要每次都同意他们的观点 , 这关系到你如何判断他人重塑你作品的能力 , 但同时他们也有犯错的资格 。 评估他们的意见 , 试一下按照他们的意见修改后的效果 。 ”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好的作品需要慢慢打磨,细细雕琢】科伦·麦凯恩说得很对 , 时间、空间和倾听 , 还有谦逊和尊重 。 那篇被刊登的文章重新给我以信心 , 我继续写 , 不停地写 。 写作对于我仿佛是空气和水 , 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 毙稿9次之后 , 完美编辑几乎不再对我的稿件实施这样残酷的刑罚了 。 他说:“你继续好好写 , 两年后或许能出本书 。 ”闻听此言后 , 我蹦跳旋转了整整5分钟 , 决心继续努力 。



村上春树做了30多年的小说家 , 和不少编辑合作过 , 其中不乏性情乖僻、令人费解的人 。 与一位文艺杂志的男编辑在咖啡馆里谈工作时 , 村上只简简单单地点了一杯咖啡 , 对方却为自己点了水果芭菲 。 村上在房间里做扫尾工作 , 请编辑在客厅等 。 待工作告一段落 , 村上说着“劳您久等” , 走进客厅一看 , 却见这位编辑紧紧握着村上太太的手——原来此君的业余爱好是替人看手相 。
还好 , 我的这位完美编辑并不是这样乖僻和令人费解的人 。 他住在郊区 , 每天除了读书、写作 , 还坚持健身、打拳击、游泳 。 他的话很少 , 但每一句都能切中要害 , 给人以适度的启发 。



E.B.怀特在《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的序言中说:“在不少地方 , 我把which改成了that , 以此纪念哈罗德·罗斯 , 他很看重这一点 。 事实上 , 每次当我发现自己违反了他所珍视的这条原则时 , 就会感觉不自在 。 ”所以 , 这就是一个完美编辑的精髓所在吧——当我违背了他所提到的某些写作原则时 , 我真的会从内心切实感受到那种不自在 。
科伦·麦凯恩说:“时不时地 , 在他意想不到的时候送花给他 。 ”好的 , 现在我要在线订购鲜花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