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造推荐管|济南玉谦旗袍

我是山东手造推荐官 , 我推荐济南的玉谦旗袍 。
“门前圣水芙蓉泉 , 旗袍世家数百年” 。 一百多年前 , “玉谦”在如今的章丘悄然生出种子 , 又于芙蓉泉边扎根而日渐勃发 。 它如今 ,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玉谦旗袍 。
山东手造推荐管|济南玉谦旗袍
文章图片
“爹——又有人来找你啦!”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子在自家门前大声叫喊着 , 并将客人领进院中 。 一位身穿灰色长袍的先生大步迈出主屋 , 迎向小男孩身后的客人:“冯兄 , 好久不见 , 近来可好?”“好着好着 , 多谢于兄 , 只是又要来麻烦您帮我家多裁几件衣服了……”两人互行一礼便攀谈着走进了屋内 , 小男孩仍留在院中玩着刚刚裁剪好的碎布……
时间转眼来到了二十年后 , 虎头虎脑的小子已经长成了清朗俊逸的于先生 , 而当年身穿灰袍的高大男人也长出了白发 。 为了更好的生活 , 于先生一家准备从章丘迁到早就看中的芙蓉街上——这里是老商业街 , 四周多是巡院、都司、布政司、贡院和府学衙门 , 并且大小字号云集 , 是个做生意的好地方 。 于是当时小有名气的于家裁缝铺搬到芙蓉泉边扎下了根 。
鸦片战争后 , 西方思想文化逐渐传入中国 , 也改变了当时民众的审美观念 。 1890年 , 于先生与父亲商量着改良自家店里的旗袍 , 将其领子放低、腰身收紧、衣长裁短 , 并将店铺名字改成“玉谦旗袍店” , 这样可以吸引来更多的顾客 。 但是没想到 , 这引起了于先生与父亲最激烈的一次争吵 。
“父亲!如今顺应时代的发展、客人们的需要才能维持我们的生意!您看现在还有几个人穿您当时那种平平板板的旗袍啊!女子应当有追求美的权利啊!”“不行!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哪能说改就改!况且领子放低、衣长改短 , 腰身手紧 , 女娃娃可能会招人非议的!就算是我们的店最后关门了 , 我也不改!”……这对父子的争吵 , 最终以“旗袍样式让顾客自己来选”和“店铺改成玉谦旗袍店”而结束 。
山东手造推荐管|济南玉谦旗袍
文章图片
自那天之后 , “玉谦旗袍店可以做新式旗袍”的消息便开始由大家口口相传 , 来找于先生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多 , 父亲看着越来越包容的时代潮流 , 便也承认了于先生的主张 。 只是常常提醒于先生不要忘记初心 , 不能因为利益而放弃匠心 。
就这样过了许多年 , 玉谦旗袍店越来越红火 , 于先生的孩子出生、长大、接过父亲的手艺 , 又将它传承给自己的孩子……一代一代 , 一年又一年 。
“妈妈!你看!是你说过的玉谦旗袍店!它又开起来了!”一个而立之年的女人在信中激动地写道 , 并附带了几张照片给她的母亲展示 。
女人是与同事来济南旅游的 , 顺便来看看母亲儿时的家乡 。 她早就听母亲说过母亲小时候有一家玉谦旗袍店 , 里面有好多母亲梦寐以求的旗袍 , 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歇业了 。 本来以为它会像这条街上其它做旗袍的店铺一样由此消失 , 没想到还能再见……
几个月后 , 女人带着母亲来到了玉谦旗袍店 。 母亲敲响了那扇记忆中的大门 , 走出来迎接她的 , 果然是她儿时的玩伴 , 那个自小便迷恋针线的男孩 。 记忆中的男孩已经成了穿着大褂的“小老头” , 而她也被岁月抹上了痕迹 。 老友相见 , 第一件事居然不是寒暄 , 而是“太好了!快来给我做一件旗袍!从小就想穿你家做的旗袍 , 就是当时买不起 , 现在可逮住机会了!”……
在她们走的那天 , 女人的母亲穿上那件心心念念好多年的旗袍 , 告别老友 , 登上了飞往台湾的飞机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