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不认买量,最慌的是三七互娱?

文|锌刻度 陈邓新
编辑|高 智
“真的,以后大家不要跟我说什么买量的故事,我已经不信这个了 。”
日前,腾讯控股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如此定性买量,并要求“以后不再做买量的事情” 。
一石激起千层浪 。
须知,游戏领域的买量王者并非腾讯,三七互娱才是 。
作为A股的“游戏一哥”,三七互娱为何痴迷买量?严重依赖买量,三七互娱又吞下了哪些苦果?精品化,能否成为三七互娱新的胜负手?
半数营收,用于买量
三七互娱,起家于页游 。
页游与端游、掌游不同,技术门槛更低,各路玩家蜂拥而至,令流量运营成为页游的核心竞争力,在各大流量平台做广告投放成为行业的共识 。
此背景下,买量成为三七互娱的文化烙印 。
这之后,三七互娱依赖买量从一家默默无名的中小游戏公司,逐步成长为A股第一大游戏公司 。
事实上,大多数游戏公司手中缺乏推广渠道,因而对买量都情有独钟,但像三七互娱这样一掷千金的并不多见 。
据同花顺的数据显示,三七互娱2022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116.8亿元,净利润为22.57亿元,销售费用为61.85亿元,销售费用竟然是净利润的2.74倍 。
而其老对手世纪华通的营业收入为91.42亿元,净利润为6.90亿元,销售费用为18.21亿元,双方营收相差不太大,但销售费用却有天壤之别 。
其实,三七互娱的销售费用一直高企不下 。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三七互娱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9.08亿元、33.47亿元、77.37亿元、82.13亿元、91.25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30.83%、43.85%、58.49%、57.04%和56.27% 。

马化腾不认买量,最慌的是三七互娱?

文章插图
营业收入同比微降
如此一来,三七互娱顺理成章成为资本市场的买量王者 。
一名互联网观察人士告诉锌刻度:“三七互娱陷入‘买量→积累付费用户→再买量’的怪圈,进一步推高了获客成本不说,效率也会越来越低 。”
据DataEye的研究显示,三七互娱的营销效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7年该指标为3.5,到了2021年降至1.85,这也意味着每投入1元的互联网流量费用换来的营收从3.5元降至1.85元,“2021年,吉比特、完美世界、世纪华通三家游戏公司的营销效率均是三七互娱的两倍以上,这也说明三七互娱营销费用的转化率较低” 。
事实上,三七互娱也认识到问题所在,2020年推出智能化投放平台“量子”及智能化运营分析平台“天机”已投入使用,目的是提升买量转化的效率,从而在买量价格上涨的趋势之下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
不过,从财报数据来看,并没有多大的起色 。
因而,三七互娱在资本市场的光环褪色:截至2022年12月28日,其市值为391.7亿元,而巅峰时期市值高达829.06亿元 。
游戏短命,精品匮乏
三七互娱痴迷买量,资本市场对其心有疑虑并非毫无道理 。
其一,游戏短命 。
多年以来,三七互娱注重买量,打法上倾向短平快,发布了数不清的游戏,但绝大多数的热度难以持久,圈一波钱就走 。
据“市值观察”报道,2020年4月份三七互娱在投资者大会上提到的几款重点产品《末日沙城》《代号荣耀》《代号NB》《代号DL》《代号魔幻》《代号永恒》《代号攻城》《代号英雄》《代号SLG》到现在已经在应用商店中难以搜到 。
实际上,主流的游戏公司都有经久不衰的拳头产品,成为各自的发展基石,但三七互娱拿得出手的《Puzzles Survival》发行于2020年,《斗罗大陆:魂师对决》发行于2021年,游戏生命周期短的缺点暴露无遗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