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的历史背景

北京天坛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后经过不断的改进和扩建,至清乾隆年间最终建成 。天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在永定门内大街路东 。
北京天坛的历史背景

北京天坛的历史背景

文章插图
【北京天坛的历史背景】 天坛是仿南京形制建的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 。
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进言后,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 。
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 。
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 , 二十四年建成 。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 。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
1900年八国联军曾在天坛斋宫内设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 。文物、祭器被席卷而去 , 建筑、树木惨遭破坏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 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大量的资金 , 进行保护和维修 。
1961年,天坛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