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绝唱不须多,盛唐诗人王之涣 王之涣简介( 四 )


就王之涣的生平而言,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感谢一个人 。
谁?靳能!
靳能又是何许人也?
就是给王之涣写墓志铭的人 。当时他担任河南府永宁县尉,与王之涣堂弟王之咸是僚属关系,和王之涣属同一级别 。在墓志铭中,他对王之涣的诗极力推崇,“歌从军,吟出塞,皎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他对王之涣的文采埋没也十分惋惜,“至夫雅颂发挥之作,诗骚兴喻之致,文在斯矣,代未知焉,惜乎!”
也正是因为靳能,我们才能大概的获知王之涣的生平和其人其事 。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688年) 。
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任冀州衡水主簿,赋《宴词》、《送别》 。
开元十年(722年),王之涣与勃海李氏结婚,李氏乃冀州衡山县令李涤之第三女 。这里多说两句,两人结婚时,王之涣是已婚并且有孩子之人,年已35岁,而李氏年方二九,比王小17岁正值妙龄 。县令千金,嫁给父亲部属、35岁又已婚的小小县尉出塞王之涣,颇耐人寻味 。这一定是为王之涣的才华所倾倒 。
千古绝唱不须多,盛唐诗人王之涣 王之涣简介
李氏嫁给王之涣后,两人恩爱 。王之涣在家赋闲15年,李氏安贫乐素,跟他过着清苦的生活 。王之涣再入宦场,生活刚有了转机,却染病身亡,使李氏不到40岁而守寡 。王之涣死后六年,李氏也因病而死 。因王之涣有前妻,两人竟不能合葬 。不能不令人唏嘘 。
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由于遭人诬陷诽谤,一怒之下辞去官职 。
开元十五年(727年)—开元二十九年(741),王之涣家居十五年 。
开元二十年(732年),王之涣流寓蓟门,30岁的高适听说好朋友老大哥来了,兴匆匆的来访,结果没有见到,十分郁闷,赋诗留赠 。诗文云:适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 。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 。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 。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 。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 。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 。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
天宝元年(742年),在朋友和家人的劝慰之下,王之涣补文安郡文安县尉 。同年二月二十四日遭疾终于官舍,享年五十五岁 。
天宝二年(743年),王之涣葬于洛阳北原,永宁县尉靳能撰墓志铭 。
关于王之涣墓志铭,这里再多说几句 。
洛阳城北邙山历代墓葬众多 。上世纪30年代初,洛阳地区盗墓成风,许多墓志被盗并被低价抛售 。1932年,国民党元老、金石学家李根源在洛阳收购了93块唐代墓志,在这93块唐代墓志里面,其中有一块是《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王府君墓志铭》,也就是王之涣墓志铭!
王之涣墓志的出土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1932年秋,李根源请国学大师章太炎题写“曲石精庐藏九十三唐志室”并将王之涣墓志铭拓本呈给章太炎鉴别,章太炎看后惊喜万分,认定为王之涣墓志铭,并为墓志题跋 。其写道:“印泉(李根源)在洛得唐人墓志九十三石 。此王之涣一石……即是盛唐诗人王之涣无疑……诵其诗而不悉人之行事,得此石乃具详本末,真大快也……若王为文安县尉,及其平生高节,非此石孰为传之?” 以后又有岑仲勉《续贞石证史》、启功《碑帖中的古代文学资料》、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中的《靳能所作王之涣墓志铭跋》等文均可作为佐证 。
1937年日军攻占苏州,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墓志,李根源连夜将这批墓志运到了小王山,沉到山下关帝庙前的水池中 。解放后,李根源将这批唐代墓志全部捐献给国家,其中大部分被南京博物院收藏,而异常珍贵的王之涣墓志则运至北京,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