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设计师向冬奥冲刺|7座奥运场馆设计师郑方:二十年时间服务两届奥运会 筑梦“双奥之城”( 二 )



总设计师向冬奥冲刺|7座奥运场馆设计师郑方:二十年时间服务两届奥运会 筑梦“双奥之城”
文章图片

“冰丝带”场馆内冰场(受访者供图)
“冰丝带”作为本届冬奥会唯一的新建场馆 , 将承担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 , 产生14块金牌 , 也是冬奥会将产生金牌数量最多的单个场馆 。 场馆所在地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临时建设的曲棍球场和射箭场 , 这两个临时场馆也是郑方设计的 。 郑方说:“这两个场馆原计划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结束就拆除 , 它们的设计使命就是用最节俭的方式服务奥运会 。 而当2016年7月国家速滑馆设计竞赛开始之时 , 所有参赛的建筑设计师们齐聚奥林匹克塔看场地的时候 , 这两个场馆还没拆 。 我当时觉得这地方我最熟啊 , 所以当时有强烈的愿望 , 希望能在这里再做一次设计 。 ”
冬奥会让“水立方”变得更聪明
“水立方”是为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设计的水上运动场馆 , 中国跳水队在这里获得了7块金牌 。 来自全世界的奥运健儿在这里打破了21项世界纪录 , 被称为“最快的游泳池” 。 “水立方”现在已成为北京著名地标 。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本着可持续利用的理念 , “水立方”摇身一变成为了“冰立方” 。

总设计师向冬奥冲刺|7座奥运场馆设计师郑方:二十年时间服务两届奥运会 筑梦“双奥之城”
文章图片

“水立方”转换为“冰立方”(图片来源CFP)
相比“冰丝带”的重建 , “冰立方”就地改造也并非易事 , 反而挑战重重 。 不仅要在建造“冰丝带”的同时期 , 进行“冰立方”的改造工程 。 最重要的是 , 在郑方心中“水立方”代表了太多 , 这里有他辛勤工作的记忆 , 有团队突破创新时的精彩 , 也有他见证赛场传奇时的欣慰 。 有太多的记忆在里面 , 如果真的如普通冰壶赛场一样 , 将 “最快的游泳池”永久改造消失 , 整个团队都是无法接受的 。
为了保留“水立方”这座建筑的灵魂 , 郑方和诸多科学家们一起通过创新手段 , 采用可移动拆装的制冰系统、可调节的环境 , 实现了夏季和冬季场景自由转换的“水立方”和“冰立方” , “水冰转换”背后是可转换场地、可拆装制冰系统、可转换环境和智慧场馆等技术的创新应用 。 “冰立方”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水上项目和冰上项目均可运行的“双奥”场馆 。

总设计师向冬奥冲刺|7座奥运场馆设计师郑方:二十年时间服务两届奥运会 筑梦“双奥之城”
文章图片

“冰立方”夜景(图片来源CFP)
实现了水变冰、冰变水的自由转换 , 郑方说 , “2008年建造‘水立方’时 , 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工程技术;而如今2022年 , 我国的建筑工业又有了巨大的进步 , 冬奥会能继续推动我们先进技术的发展 。 从这个过程来看 , 冬奥会让‘水立方’变得更聪明了 。 ”
奥运改变了我们每个人
经历两届奥运会 , 郑方从2003年开始主持奥运场馆设计至今近二十年 , 作为服务“双奥”的奥运人 , 郑方最大的感受是北京从原来大量建造新建筑 , 到如今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 本届冬奥会 , 北京赛区五个冰上竞赛的场馆 , 有四个是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场馆 。 郑方说:“对冰雪体育、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 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 这是观念上的转变 。 ”

总设计师向冬奥冲刺|7座奥运场馆设计师郑方:二十年时间服务两届奥运会 筑梦“双奥之城”
文章图片

郑方在“冰丝带”施工现场(受访者供图)
“奥运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 。 ”郑方深刻地感觉到 , 参与冰雪运动的人越来越多 。“冰丝带”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赛后利用的问题 , “‘冰丝带’是按照使用寿命100年去设计的 , 将全面向公众开放 , 到时候也希望大家能都在这座建筑里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 。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